人文國民中小學,許多人將他視為教育的未來式,也投入了許多心血,無論是教師或是家長,但是為何總是一批批的進來,又一批批的離開,這裡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有許多事情,並不如表面那樣,就讓證據說話吧! 如果你有更多的資訊,我亦將協助公開於此, 請Mail到:ilanrenwen@gmail.com
這個場面告訴我們,誰掌握發言權,誰就能控制會議
有權力的人...說話。沒有權利(財力)的人;說的都是廢話。祝福楊大大。您一路好走。
101-07-16 全校教職員會議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w67rI_fDI-Oejaydm2zTEfUmsaHBeoMww5Wagc5zlXE/edit?pli=1
陸貞傳奇;蘭陵王;後宮甄環傳;雍正王朝..................。族繁不及備載。演變到馬王之爭。權力鬥爭一直是如此啊!
看看影片裡唱作俱佳的楊教授,對照人文現況,就知道他講得話真的不能聽。有哪一個學校是老師這樣在內部會議詢問課程,得到回應是被楊教授講成老師逼問黃校長,說成老師咄咄逼人。他根本就模糊老師問是因為很多家長都想瞭解,都詢問第一線的老師這問題。原來,他只是為了他打下來的天下在講話,不想坦白溝通的是他。事實證明,不能講的是他說已經規畫好的有機體課程,一年下來搞得七零八落的,所以才不能講。
想要從事行政工作的人,都應該來上這一課:1. 遇到你答不出來或不想回答的問題,要先忽略問題,不管問題是什麼,都只講自己想講的答案或只講希望讓聽眾知道的訊息,簡單的說是問A答B,問C答D, 讓連提問者都感到天旋地轉,以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2. 再在言語中有意無意抺黑他人,如:提到XX基會或清水學校等...讓別人質疑對手的立足點, 最好讓提問者自己都覺得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錯...3. 打悲情牌,錯都是他人的錯,功勞都歸自己:如最後一句哽咽之語:江山是我打下的...其中還有很多我們要學習的地方:1. 無礙的辯才2. 豐富的肢體語言3. 抑揚頓挫的演講述4. 奧斯卡等級的演技我一個老籃鵲,願意提出幾個看法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無關立場,也不涉對錯:1. 適性教育是楊教授所創的嗎?這個問題要先從適性兩個字的意義思考起. 我個人認為適性教育並不是一個理論,一個學說. 例如:皮亞傑創立認知理論, 巴夫洛夫提出制約理論(就是很有名的,狗聽到鈴聲會留口水的實驗)等,這些是創新的理論. 而適性教育是教育現場上的一個實踐的理念,事實上孔子在2500年前就已經提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適性教育啊!所以適性教育是否為楊教授所創,我個人是持與楊教授不同的看法.2. 江山是我打下來的,這太籠統了,若這理論成立,美國總統應該是華盛頓,中華民國統總也應還是孫中山, 再說,一將成名萬骨枯,打下江山的同時,也意謂著背後慘不忍睹的犧牲.這些犧牲的人或事,帳要跟誰算.3. 我不反對適性教育,我也不質疑教授的教學功力,但可否請學校公佈一下辦學績效.我知道人文教育出很多優秀的人才,這點我非常佩服,也非常感謝人文國中小在教育上的貢獻,事實勝於雄辯,是否可以公佈人文國中小畢業後每個學生的進路,我要強調,並不需要公佈姓名,只要做個簡單的人數統計,應該可以消除一些家長對人文的疑慮.並大幅提昇學校聲望.4. 楊教授在這場會議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校長?校導?家長???
9月26日涉嫌詐領教師費等弊案開庭。這種功力的演技與辯白腳本在法庭上應該會發揮得淋漓盡致!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不管這場會議楊先生是扮演甚麼角色,他表現出來的就是這學校他說了算,應該問問那些掛名董事長、執行長、校長的人,是不是一樣在乎自己是甚麼角色,還只是高掛名位,做的卻是聽從指示的打手工作,棄自己的管理職權如糞土?楊曾經說過的名言是,老師不該以學生的成就為成就,也許正因為此,他可能也不會在乎離開人文後學生的表現與進路。更有可能是他會認為學生只要經過他手,之後走的不管是A或B,好或壞都是他應當適切的表現,不是經過他手,就是別人扼殺學生的天賦,大概是如此的思想吧!打悲情牌是他學心理學的基本戰術,大家心知肚明,他哪一次不是用悲情來博取大家接受他。
不勝唏噓與扼腕!雖然對台灣的司法也充滿疑慮,仍希望他涉及的詐欺、背信、偽造文書等案能有適當的審判結果,讓他得到應有的懲罰!
一次又一次的看影片,一次又一次的難過,這學校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很多事情都這樣偷偷摸摸,被抓包了就來詭辯一番,除了嘆氣還是嘆氣...
這天下是我打下來的!不是嗎!...唉...............
這個場面告訴我們,誰掌握發言權,誰就能控制會議
回覆刪除有權力的人...說話。沒有權利(財力)的人;說的都是廢話。祝福楊大大。您一路好走。
回覆刪除有權力的人...說話。沒有權利(財力)的人;說的都是廢話。祝福楊大大。您一路好走。
回覆刪除101-07-16 全校教職員會議
回覆刪除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w67rI_fDI-Oejaydm2zTEfUmsaHBeoMww5Wagc5zlXE/edit?pli=1
陸貞傳奇;蘭陵王;後宮甄環傳;雍正王朝..................。族繁不及備載。演變到馬王之爭。權力鬥爭一直是如此啊!
回覆刪除看看影片裡唱作俱佳的楊教授,對照人文現況,就知道他講得話真的不能聽。有哪一個學校是老師這樣在內部會議詢問課程,得到回應是被楊教授講成老師逼問黃校長,說成老師咄咄逼人。他根本就模糊老師問是因為很多家長都想瞭解,都詢問第一線的老師這問題。原來,他只是為了他打下來的天下在講話,不想坦白溝通的是他。
回覆刪除事實證明,不能講的是他說已經規畫好的有機體課程,一年下來搞得七零八落的,所以才不能講。
想要從事行政工作的人,都應該來上這一課:
回覆刪除1. 遇到你答不出來或不想回答的問題,要先忽略問題,不管問題是什麼,都只講自己想講的答案或只講希望讓聽眾知道的訊息,簡單的說是問A答B,問C答D, 讓連提問者都感到天旋地轉,以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2. 再在言語中有意無意抺黑他人,如:提到XX基會或清水學校等...讓別人質疑對手的立足點, 最好讓提問者自己都覺得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錯...
3. 打悲情牌,錯都是他人的錯,功勞都歸自己:如最後一句哽咽之語:江山是我打下的...
其中還有很多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1. 無礙的辯才
2. 豐富的肢體語言
3. 抑揚頓挫的演講述
4. 奧斯卡等級的演技
我一個老籃鵲,願意提出幾個看法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無關立場,也不涉對錯:
1. 適性教育是楊教授所創的嗎?這個問題要先從適性兩個字的意義思考起. 我個人認為適性教育並不是一個理論,一個學說. 例如:皮亞傑創立認知理論, 巴夫洛夫提出制約理論(就是很有名的,狗聽到鈴聲會留口水的實驗)等,這些是創新的理論. 而適性教育是教育現場上的一個實踐的理念,事實上孔子在2500年前就已經提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適性教育啊!所以適性教育是否為楊教授所創,我個人是持與楊教授不同的看法.
2. 江山是我打下來的,這太籠統了,若這理論成立,美國總統應該是華盛頓,中華民國統總也應還是孫中山, 再說,一將成名萬骨枯,打下江山的同時,也意謂著背後慘不忍睹的犧牲.這些犧牲的人或事,帳要跟誰算.
3. 我不反對適性教育,我也不質疑教授的教學功力,但可否請學校公佈一下辦學績效.我知道人文教育出很多優秀的人才,這點我非常佩服,也非常感謝人文國中小在教育上的貢獻,事實勝於雄辯,是否可以公佈人文國中小畢業後每個學生的進路,我要強調,並不需要公佈姓名,只要做個簡單的人數統計,應該可以消除一些家長對人文的疑慮.並大幅提昇學校聲望.
4. 楊教授在這場會議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校長?校導?家長???
9月26日涉嫌詐領教師費等弊案開庭。
回覆刪除這種功力的演技與辯白腳本在法庭上應該會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不管這場會議楊先生是扮演甚麼角色,他表現出來的就是這學校他說了算,應該問問那些掛名董事長、執行長、校長的人,是不是一樣在乎自己是甚麼角色,還只是高掛名位,做的卻是聽從指示的打手工作,棄自己的管理職權如糞土?楊曾經說過的名言是,老師不該以學生的成就為成就,也許正因為此,他可能也不會在乎離開人文後學生的表現與進路。更有可能是他會認為學生只要經過他手,之後走的不管是A或B,好或壞都是他應當適切的表現,不是經過他手,就是別人扼殺學生的天賦,大概是如此的思想吧!打悲情牌是他學心理學的基本戰術,大家心知肚明,他哪一次不是用悲情來博取大家接受他。
回覆刪除不勝唏噓與扼腕!雖然對台灣的司法也充滿疑慮,仍希望他涉及的詐欺、背信、偽造文書等案能有適當的審判結果,讓他得到應有的懲罰!
回覆刪除一次又一次的看影片,一次又一次的難過,這學校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很多事情都這樣偷偷摸摸,被抓包了就來詭辯一番,除了嘆氣還是嘆氣...
回覆刪除這天下是我打下來的!不是嗎!...唉...............
回覆刪除